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村民们不愿告别香港最后的寮屋定居点之一

  • 资讯
  • 2025-01-24 22:08:05
  • 13

香港(美联社)——几个月后,罗悦平将告别他在香港居住了70多年的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村庄。

位于九龙东部的茶果岭村,到处都是用金属板和石头建造的小房子,以及古老的花岗岩建筑,与这个亚洲金融中心大部分地区的高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。

现年72岁的罗先生一生都在这里度过,根据政府的重建计划,估计有860户家庭需要迁居。他说,他将怀念村子里丰富的历史、独特的文化和温暖的人际关系。

“我不愿放弃任何东西,”罗说,他希望搬到东九龙一个较新的地区。

茶果岭村的拆除工作正在进行中,预计将于2025年进入最后阶段,这将使香港仅存的寮屋村之一消失,为公共住房让路。这个定居点见证了这个前英国殖民地从一个渔村到一个工业中心,最后到一个全球金融中心的转变。

茶果岭原本是客家人(一个汉族群体)的聚居地,多年来,像香港其他寮屋村一样,有大量中国大陆移民涌入。

​香港政府网站显示,大量涌入的移民使香港人口从1945年的60万增加到1950年的200万。由于买不起房子,许多人在棚户区建造了木制房屋。1953年,估计有30万人住在城市各处的这种定居点。

研究人员查尔斯·冯(Charles Fung)是一本关于香港棚户区的书的合著者,他描述了在英国殖民时期,人们是如何建造棚户区的,这是一种与当局“能抓我就抓我”的游戏的一部分。冯解释说,如果政府能在人们搬进来之前拆除这些建筑,就不必为房主提供重新安置的承诺。他说,这导致人们晚上在山坡上砍柴盖房子,因为山坡上很难找到他们。

冯说,虽然这些建筑看起来很脆弱,但这些村庄在支持香港经济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他说,这些地方有小型工厂,位于工业区附近,非正式地支撑了香港作为制造业中心时期的工厂体系。

然而,定居点的不稳定性也带来了风险。寮屋的火灾一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,并促使英国殖民政府将居民重新安置到公共住房中。

官方公布的公共房屋政策是为寮屋村的火灾受害者提供帮助。但研究表明,其他政治因素也在起作用,冯说。其中一个因素是,英国政府希望防止来自中国大陆的干涉。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一场大火后,中国大陆曾希望派遣一个代表团帮助流离失所的村民。

他说:“现在我们看到,香港的景观是如何被公共房屋的建设所极大地塑造的,人们住在不同的地方,建立自己的生活。”

在茶果岭,老村民罗对搬进高层建筑持保留态度。

他在村里建立了一生的回忆,从小就是麒麟舞蹈队的一员,到志愿消防队的一员。他在村里的采石场当司机,采石场为修建该市的最高法院以及邻近的广州和东南亚提供石头。

“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,”他说。

即使在因火灾被迫搬迁后,一些以前的居民发现自己被吸引回了村庄,保持着与社区的联系。

马来西亚人赵碧华(Teoh Bee Hua)在1973年与一名村民结婚后搬到了茶果岭,尽管在一场火灾后她不再住在村里,但她仍在那里经营着自己的杂货店。70多岁的赵紫琼回忆说,她曾经和邻居聊天,和他们一起烧烤、吃火锅,“那是快乐的日子”。

她说,当搬迁时间到来时,她将关闭她的商店,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,她将永远退休。

“你什么也做不了。我们一定会分手的。人生总有相聚和离别。这就是生活,”她说。

___

美联社新闻助理Renee Tsang对此报道有贡献。

有话要说...